天津的“南丁格尔”(二)

来源:楮墨留芳天津文化名人档案 时间:2018年07月05日
  • A+
  • A
  • A-

  用一辈子做一件好事

 

  “别人一生可能要做很多件好事,但我却是用一辈子去做一件好事。”这句话王桂英经常挂在嘴边。

 

陈路得(中)、王桂英(左)、关小瑛(右)在一起

 

  王桂英,1920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从事护理工作60余载的日子里,历任护士、主任护师、医院护理部主任、分管护理副院长、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等职。她以毕生的心血、非凡的勇气、献身的精神,致力于对战争、灾害的受害者以及数不胜数的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1938年山西汾阳护校毕业后,经校长推荐,王桂英到北京协和医院当了一名护士。温柔的手指,轻盈的脚步,敬业的精神,让她很快就胜任了工作并得到患者的赞誉。同时,这所杰出的医院也使王桂英受到了严格的专业训练,为她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战胜利后,她来到了天津传染病医院,正赶上那年南郊区暴发霍乱,一批批濒临死亡的患者被送进医院,在当时设备奇缺、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这个纤弱的女子穿上隔离衣,带着几个业务并不很熟练的新护士冲在最前面,她们连续奋战七天七夜,直到彻底战胜这场瘟疫。

  天津解放后,她和同事们一针一线缝被褥、做棉球,筹建了天津工人医院。一年后,该院改为抗美援朝后方医院,专门抢救和治疗从前线下来的志愿军战士。当时有200多名伤员将同时被送进医院,任何延误都可能使他们失去急救的最好时机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危急中,王桂英创造了“布条紧急辨认法”。时任护理部主任的王桂英,手拿三色布条站在医院门口逐一为伤员检查伤情,并区分伤员伤势的轻重,别红布条的代表重伤,立即送手术室,别白布条的代表骨骼伤,别黄布条的代表腹部伤,都被送入相应的病房。由于抢救及时,工作有条不紊,200余名伤员无一延误治疗。

  1980年,在她和一些专家的努力下,天津市率先实施了护理专业成人大专教育、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临床护士学分制的继续教育。1983年又在天津医科大学开设了全国首家“护理系”专业。

  王桂英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崇高的护理事业,终身未婚。1974年收养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还赡养了一位孤苦零丁的老人,她用爱心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三姓之家”,在医务界传为佳话。

  1994年,这位古稀老人又协助鹤童老年公寓筹建老人护理院并亲自担任院长,为该院制定护理标准、制度,指导培训护理人员。在她的感召下,全市各大医院的护士都定期义务到护理院为老人们服务。她还将自己几年来应得的报酬设为“王桂英护理奖”,奖励那些在护理老人中表现出色的护理人员。1997年7月,王桂英因患脑栓塞病而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岗位。病情稍有好转,她就在家组织同行,又为护理院修订管理制度,协助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等部门开展老人护理工作。1999年6月,王桂英获得了她追求一生的南丁格尔奖章。

  当听说我们要征集她的档案时,她激动地说:“我这一辈子没留下什么,只要国家认为有用的,我一定无偿捐赠!”老人用颤抖的手写个人简历和照片文字说明时的情景,至今仍在我们眼前。

 

  无怨无悔

 

  如果说1961年救治13岁女孩的那次经历,让梅玉文开始意识到护理工作的神圣,并下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话,那么2003年8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她颁发南丁格尔奖章或许是对她一生做的一个圆满的总结。

  采访中,梅玉文轻盈的脚步、优雅的仪表和谦和的言谈,让我们依稀看到当年穿行于病床之间的那个人人喜爱的白衣小天使。

 

胡锦涛总书记为梅玉文颁奖

 

  梅玉文是地道的天津人,1939年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1955年由公立天津第六中学保送到天津护士学校学习,1959年留院工作,1983年毕业于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护理系,历任天津第三中心医院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护理副院长等职务,现为天津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第三中心医院护理顾问。

  1961年的一天,呼哮着的救护车送来了一个被电车撞伤的13岁女孩,尽管医院做了及时准确的治疗,但还是没能保住她的左腿。看到女孩被截肢,当时刚满20岁的梅玉文流下同情的眼泪,她生怕女孩醒来时,一下子不能接受眼前的这个现实,就与其他几个护士一起动手用石膏给她做了一个造型逼真的假肢。为了让她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梅玉文从家里拿来了许多书,当女孩醒来后,她就给她讲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故事。三天后梅玉文问她:“如果你的一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你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地面对吗?”女孩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这时,梅玉文撩开了被子,尽管女孩已有了预感,但见到眼前的一幕,她还是哇地一声哭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梅玉文天天下班后陪她聊天,鼓励她自强自立。在医院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女孩渐渐地接受了这个痛苦的现实,出院时,她俩已成了好姐妹。帮助女孩从生命最困难的时刻走出来,完成人生一次痛苦的转折,梅玉文第一次感到护理职业的神圣!自此,她开始了她长达45年的护理生涯。

  “身为一名护士,就应该像南丁格尔一样,给社会以仁爱,给人类以关怀,以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使患者减轻痛苦恢复健康,奉献自己的毕生。”这是梅玉文对护理事业的深刻理解。

  1973年,天津市自行车厂电镀车间发生火灾,烧伤面积达95%的5名工人被送进医院。梅玉文立即组织成立了一个专门烧伤病房,指挥抢救工作。她带领抢救小组,自制翻身时保护创面用的特大纱布垫,定时为伤员翻身,清理创面。正是由于她们在各个环节上一丝不苟的精心护理,才使伤员们度过了休克关、感染关,保住了生命。回家那天到幼儿园去接孩子,一个多月没有见到母亲的儿子扑到妈妈怀里委屈地哭了,梅玉文也哭了。

  1990年,梅玉文率先在天津进行了“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她提出改革供应室布局,重点科室消毒隔离等新的管理理念并付诸实践,提高了控制水平,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率。1998年,她积极协助推动医院“病人选择医生”的改革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改革方案,以激励护士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每个人的潜能。

  如今,她已退居二线,没有任何家庭负担的她,本可颐养天年,过几年享乐的日子。然而,她却一天都没有休息,仍在关心、参与、领导、带动和发展着本市的护理工作,尽自己的所知所能,为心系一生的护理事业忙碌着。

  回忆起几十年的护理生涯,梅玉文感慨地说:“当我看到病人在自己的精心照顾下日渐康复,当我看到一个个生命在自己的爱心呼唤中苏醒,当我看到病人和家属用尊重和感激的目光注视着我的时候,我觉得这一生值了!”

  南丁格尔有句名言:“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天津的“南丁格尔”就是这样用一颗博爱的心和一双能干的手实现着自己的誓言:为患者解除痛苦,奉献自己的一切。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