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打油诗风波

来源:民国画报人物志 时间:2018年11月07日
  • A+
  • A
  • A-

上图:周作人

 

  1934年1月13日是周作人50虚岁的生日。他在 13日、16日写了两首打油诗,吟咏自己的五十大寿。其一: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老去无端玩古董,闲来随分种胡麻。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斋吃苦茶。其二:半是儒家半释家,光头更不著袈裟。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生涯洞里蛇。徒羡低头咬大蒜,未妨拍桌拾芝麻。谈狐说鬼寻常事,只欠工夫吃讲茶。这两首诗表现了周作人意志消退,态度消极,与世无争,闲雅淡适的心理和状态。

  友人赵巨渊把周作人的诗寄给了上海的《现代》月刊杂志。同年2月1日,该刊出版的《周作人五十诞辰之祝贺》专版,将这两首诗影印刊载出来,并改题为《五十诞辰自咏诗稿》。此刊一出,立刻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唱和追捧。林语堂在4月5日出版的《人间世》创刊号上不仅刊出了周作人的这两首诗,而且还有刘半农、沈尹默、林语堂的唱和诗。此后,蔡元培、胡适、钱玄同、郑振铎等文坛诸多名流大腕,纷纷步韵和诗,好不热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虽是政治乱世,却也是文化盛世。这一时期,军阀有军阀的气度,政客有政客的操守,文人有文人的风骨,百姓有百姓的模样。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政治宽松,言论自由,百家争鸣的现象。文坛上的文人们可以以笔代枪,骂政府、骂官员、骂世道,也可以攻击自己的对手,因此,口水战、笔墨官司层出不穷。周作人的打油诗也曾引起不小的风波。1935年4月30日《北洋画报》刊登的沐女的署名文章《周作人先生一页账单》,告诉我们这场笔墨官司在一年后仍未停歇。

  在名流大腕唱和周作人打油诗的同时,批评之声也是甚嚣尘上。先是署名“巴人”所写《和周作人先生五十自寿诗原韵》五首,讽刺说:“几个无聊的作家,洋服也妄称袈裟。大家拍马吹牛皮,直教兔龟笑蟹蛇。”4月13日,更有廖沫沙以“埜容”的笔名在《自由谈》上发表文章,以周作人诗的原韵和诗:“先生何事爱僧家,把笔提诗韵押裟。不赶热场孤似鹤,自甘凉血懒如蛇。选将笑话供人笑,怕惹麻烦爱肉麻。误尽苍生欲谁责?清谈娓娓一杯茶。”语言诙谐,意趣天成,着实地调侃了一把周作人。

 

上图:1922年5月,鲁迅(前排右三)、周作人(前排左三)与世界语学会会员合影

 

  面对批评之声,周作人虽一贯持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态度。偏巧那时他出版的书又是销路不好。于是,他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发了发牢骚,说自己“被一般维新的朋友从年头直骂到年尾”。又说:“这骂于我有什么坏处?至多影响着我的几本书的销路,一季少收点版税……这骂于人家有什么好处?至少可以充好些杂志的材料,卖点稿费。”于是,又被作者沐女抓住了把柄,展开了新一轮的笔墨战。“其实真正的有一般前进的青年来骂他的时候,那是在他替林语堂辩护之后。他决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么可怜,真的是一年到尾都在挨骂。但是他的作品,去年的销路不好,大概是事实,他因此就认为这销路是被别人骂坏的。”周作人先生的这番话,“似乎有点不和于学者,尤其是‘闲适’的学者的态度。他必是‘清算’过这一年究竟少卖多少本的书,少抽了若干元的版税,而同时别人骂他的文字,共有多少篇,可得稿费几元几角,列有详单,以资对核;眼看自己的版税都成了别人的稿费,为何不痛心疾首?”

  作者更是耐下心来,为周作人讲了他对国内书刊市场调研后所得出的结论。“近年来因为社会经济日趋衰败,一般的购买力异常减退;这反映在出版业上便是单行本的书,销路不好,而各种杂志的定期刊物,却特别畅售,因为一本十二三万字的书,普通定价就要一元,实在太贵,而杂志却就便宜得多。至于大出版家之竞印业书,小书店的发售一折八扣,也都是这不景气下,应景的现象。买书的读者,和卖书的商人都是在很困难的情境中过着。这本来可以看得很明白的,惟有离开实践的社会,躲在“象牙塔”里的隐士或者会不堪了然;他会因为自己的著作的销路不及从前,错怪及迁怒到别人给他捣乱。”

  文章最后劝周作人先生说,如果他肯从北大校园里走出来,到十字街头稍伸出头望一下,便会知道单行本销路不好的真正原因了,他便可以心平气和一点了。

  无从考证,周作人先生看了这篇文章是不是“心平气和”了些。此后一段时间未见周作人先生对此风波做出任何言论。直到1936年6月,周作人才在《谈鬼论》 “心平气和”地做了解释:三年前我偶然写了两首打油诗,有一联云“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有些老实的朋友见之哗然,以为此刻现在不去奉令喝道,却来谈鬼的故事,岂非没落之尤乎?这话说得似乎也有几分道理,可是也不能算对。盖诗原非招供,而敝诗又是打油诗也,滑稽之言,不能用了单纯的头脑去求解释。所谓鬼者焉知不是鬼话,所谓蛇者或者乃是蛇足,都可以讲得过去。若一一如字直说,那么真是一天十二小时站在街头听《聊斋》,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坐在南窗下临《十七帖》,这种解释难免为姚首源所评为痴叔矣。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