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临渤海
  • 北依燕山
  • 九河下梢天津卫
  • 近代百年看天津
  • 天津鼓楼
  • 城市风光

东丽区概况

来源: 时间:2017年12月22日
  • A+
  • A
  • A-

  天津市东丽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市区和滨海新区之间。全境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477平方公里,行政区辖张贵庄、丰年村、程林、无瑕、新立5个街道,军粮城、大毕庄、华明等3个镇和么六桥乡。全区总人口30.4万,其中农业人口19.6万,非农业人口10.8万。

  东丽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8摄氏度。区内地热资源丰富,地热面积33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70.6%,其地热梯度值高达8摄氏度。军粮城山岭子一带1000米以下的水温可达80-98摄氏度。目前地热资源已开发利用到农业、建筑、取暖、旅游和医疗保健等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区内有市十大旅游景点和七大生态自然保护区之一的东丽湖温泉旅游度假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8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1.5倍。湖区不仅开采生产有高品质的矿泉水,还盛产银鱼、甲鱼、河蟹、虾等20多种水产品。优越的发展条件吸引了广大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功能区之一。

  东丽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天津滨海开发带、海河重化工带、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带,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接受“三带”、“三区”的辐射。水陆空交通便捷,境内有京山、北环等铁路枢纽东西横穿全境;津塘公路、京津塘高速、津滨高速、津北公路与外环线、杨北公路等十余条公路构成经纬;拥有39条国际、国内航线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坐落在区内,现代化的空港物流中心正在兴建之中;紧靠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天津港,海河、金钟河在南北两端蜿蜒流过,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多功能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时,区内驻有天津无缝钢管公司等1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十几家金融机构,还有温泉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家世界购物中心、多功能体育场馆等服务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区情,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三业并举,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随着天津市加快建设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和工业东移总体规划的实施,为促进东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将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使之真正成为最富流通性的现代化“津滨辅城”。

  

  历史沿革

  东丽区位于天津中心市区和塘沽区之间。区境介于北纬39°— 39°14’,东经117°13’—117°33’之间。约在3800年前和2000年前,先后成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已有人聚居生息。区政府驻地张贵庄曾出土战国古墓。在务本二、三村、大郑庄、西南��等地出土的文物,证明汉晋时代已有人在当地从事制陶、煮盐等劳动,并建有漂榆邑城。唐代,由于海运事业发展,军粮城成为繁华重镇,有驻军把守。城,即是当时一级军事建制。宋、辽时代,境内属辽国,由于连年混战,许多人背井离乡,境内荒芜。元代,军粮城的地理位置又一次重要起来。元丞相伯颜开辟从崇明岛取海道直达直沽的海运线路,从至元二十年(1283)开始从海道运粮,至“泰定、天历间(1324——1329)海运额之多,自208万余石,以至3522163石”(《中国交通史》)。所运粮食皆从军粮城转运。明清时代,境内村庄多已建立。

  春秋战国时期,东丽区为燕国辖地。秦汉时,属渔阳郡泉州县。北魏时,属雍奴县,唐代改雍奴县为武清。北宋时属辽,为析津府武清县。南宋时属金,由大兴府武清县管辖。明永乐二年属顺天府天津卫管辖,清雍正九年(1731),军粮城、无瑕街、赤土镇一带属宁河县管辖,其余由天津县管辖。1949年9月,分属天津县和宁河县管辖,1953年5月,建立天津市津东郊区,1955年5月,更名为东郊区,1992年3月,更名为东丽区。全区总面积为477.3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万。境内居住着汉、回、朝鲜、满、蒙古、维吾尔、壮等16个民族。

  东丽区境内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间有洼地和堤状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1.8℃,年均降水量598毫米,无霜期188天。区内地热资源丰富。

  东丽区大规模地开发,始于清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在军粮城以西开渠三道,分地成排,共分五十六排,计得地五百余顷。从此,天津有了排地这个名称。排地因地处海河下游,接近海口,河流南北相通,水源充足,成为盛产水稻、鱼、蟹的鱼米之乡,素有“小江南”之称。排地瓜甜米香,久负盛名。

  新中国成立后。区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和蔬菜生产。水稻总产量最高年份曾达到9194万公斤,亩产量最高曾达到558公斤。蔬菜总产量最高年份达到24593万公斤,蔬菜品种逐年增加,蔬菜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东丽区的工业生产也从无到有,日益壮大。1999年,全区第二产业产值22.6亿元,第三产业28.9亿元,全区社会总产值达到147.1亿元。

  1881年,清政府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京山铁路,从东丽区穿过。1939年,日本人在东丽区内建成张贵庄机场,建国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民航机场(即今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东丽区的交通日趋发达,现有津塘公路、京汉公路、津京塘高速公路、杨北公路以及外环线等公路网络。铁路除京山铁路、北环铁路外,还有民办铁路16股,总长18.91公里,与国有铁路相接。

  改革开放的东丽区,现正以崭新的姿态,欢迎海内外宾朋来开展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