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轶事

文/陆镜羽

        五十年代末,计划经济正值低指标时期,国家统购统销,市场物资紧缺,从而派生出购货凭本、凭票供应。
        当年吃粮凭粮本供应,按人口分为重体力、轻体力、学生和市民等标准区别供应。并分为细粮(白面、大米)、粗粮(玉米面等)不同比例,冬季一斤粗粮可换七斤山芋,卖山芋时,人们很早就去排队等候。到每月25日可以购下月的口粮,百姓俗称“借粮日”。届时,粮店里将拥挤不堪。
        粮票分为全国和地方粮票两种。本地买早点等粮食制品需用地方粮票,如果到外地出差则需用全国粮票,因全国粮票中包含食用油。
当年绝大多数百姓家没有暖气,都是用煤炉烧水做饭、取暖。买煤用煤本,每月定量供应,分煤球和蜂窝煤等。就连引火的劈材也必须凭本供应。
        买副食品需要副食本,商业局统一按户发放,如每月每人一两麻酱,每户每月一包火柴,碱面和肥皂也分别定量供应。春节每人可买2两葵花籽和半斤花生,节假日每人供应半斤带鱼等。
        当年的票证可谓五花八门,洋洋大观。
        买布要布票,每年按户人口数发放布票,数量不多。仅能给在外工作人员和过年给孩子们添件衣裤。当年流传多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一件衣服几个孩子都穿过,大传小、拆拆改改,一直穿到不能穿时,还能补袜子。如果要赶上儿女结婚,布票肯定不够,只有向亲朋好友求告索要。
        七十年代时兴线梯被面和丝织品被面,购买时需要纺织品证,规定一张仅买6尺以下,为了把被子做长一点只好接一块才够长,至今我家被子仍有两床被面是有接头的。
        买食用油要油票,按户口内人数发放半斤油,春节才加供半两香油。
        买棉花有棉花票,攒好几年才够做一床棉被。
        至于紧俏商品更是奇缺,像自行车票、手表票、缝纫机票以及后来的电视机票,更是一票难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飞速发展,物资极大丰富,商场、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国内国际时尚品牌目不睱接、美不胜收。
        各种票证见证了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成为收藏家青睐的收藏品。有诗赞曰:
        昔日凭本买带鱼,当今海鲜随便挑;
        昔日凭证买商品,当今买货挑花眼;
        昔日缝补又三年,当今时尚花样新;
        昔日吃饭求温饱,当今饮食讲营养。


来源:《民间收藏》
201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