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金声
中国古代的瓦分为板瓦和筒瓦。房顶部上瓦时,先以宽大的板瓦顺次仰置房沿,然后再以孤度大的筒瓦覆盖在板瓦与板瓦之间的接缝上。在临近屋沿的最下一个筒瓦头部有一下垂的圆形或半圆形的部分,被称之为瓦当。其主要功能是遮挡风雨对椽子的浸蚀。
近代考古证明,瓦当始于西周中晚期。到了战国,七雄各霸一方,各国所用瓦当各具特色,瓦当艺术第一个鼎盛时期形成。其中,齐国故城(今山东临淄)的树木双兽半圆瓦当(图 1)、燕国下都(今河北易县)的饕餮纹半圆瓦当(图2)、秦国雍城(今陕西凤翔)的动物圆形瓦当(图3)最具代表性,形成瓦当艺术三分天下的局面。
秦统一天下后,云纹、葵纹、网纹等瓦当图案流行开来。
汉帝国建立后,瓦当使用的广泛性及艺术性达到了极盛,文字瓦当的广泛使用及四神瓦当的出现,是其艺术的第二个高峰。
东汉以后,瓦当逐渐变小,这与建筑技术的提高是有关。因为,瓦当被橼子上横置的檩条架高而脱离椽子。实用功能的丧失,最终使瓦当变为无足轻重的纯装饰性的物件。
瓦当的图案及文字对研究古代的历史、思想及地理有相当高的价值。如秦雍城出土的众多动物纹瓦当无疑是秦人早期游牧传统的折射,后来秦人定都咸阳时,已有雄视东方吞并六国之心时,这些动物纹瓦再也不见了。
汉文字瓦大兴,其中吉语瓦占了大部分,如“亿年无疆”(图 4)、“千秋万岁”、“长乐日利”等。汉初,朝廷奉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同时人们又追求长生不老,故而有上述文字。
因佛教日益中国化,南北朝至隋唐,莲纹瓦当盛行。(图 5)
宋代以后,瓦当艺术衰落。除实用外,其史料价值少之又少,故而不论。
齐当式:西周初期,姜太公分封齐国,国都在今山东营丘。齐献王时因内讧,他将国都迁至临淄。今所说齐瓦是指临淄出土的。树木纹是齐瓦的主要母题,极具地方特色。有研究者认为,这是齐地崇祀社稷中的社神的珍贵资料。社为土地之神,稷为谷物之神,神社所在用树和石来表示。早期树木双兽比较流行,后在兽上又有了骑手,这是战国时中国骑手兴起在艺术上的反映。树枝变化一般是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再由多到少,由繁至简。
燕遗韵:西周初年,封召公奭于蓟(今北京西郊),建立燕。至昭王时,在今河北易县建都,后人称燕下都。今所说燕瓦是指燕下都出土的。燕王出自周王室,九百年间,一直为姬姓,故而保留商周旧俗。燕瓦多以饕餮纹为母题,另有山形及动物等。饕餮纹它以庞硕的大口、直挺的鼻梁、炯炯的又目、盘曲的两角为主干。在夏、商、周,人们对自然界及社会运行的诸多现象无法解释,对想象中的超自然有着深深的敬畏,此图腾便是此种神秘力量的代表。人们将饕餮纹铸在商周青铜礼器上,这样既要庇护本氏族人民,又能威摄敌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原本铸在青铜重器上纹饰被燕人用在瓦当上,是与用在青铜礼器一样,令敌人战战兢兢,不敢仰视巍峨的宫殿有关。饕餮纹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青铜礼器上直接“拿来”,它的主体为饕餮,上部翻过来为两个对称的回首顾尾的虎,而且虎尾巧妙的利用饕餮的双角,可谓匠心独运。另一类,是饕餮纹由繁至简,发展为全抽象的山字形瓦当。
秦之风:西周初年,秦人生活在甘肃天水一带,后穆公定都雍阳。秦瓦是指雍城出土的。秦瓦多为图案,常见有动物、葵纹、云纹等,犹以云纹为多。限于篇幅,简而言之:动物造型夸张,虚实轻重对比强烈,栩栩如生,极富美感。图案瓦当的物点,一、图案结构匀齐匀衡;二、善于运用对称方法造型;三、采用辐射、转换、回旋等组织形式;四、冏型图案画面的出现;五、色彩的运用。
瓦当王:秦始皇陵有着诸多的迷题,现代科学技术未能考其祥。出土文物当以兵马俑为巨,秦始皇陵便殿出土“瓦当王”可佐秦陵之阔。“瓦当王”又称“遮朽”,安于皇陵两侧檩头上,等级甚高。直径在 50——70厘米之间。图案有别于秦瓦,与商、周青铜器纹饰,有异曲同工之妙。(图6)
文字之美:汉承秦制。然其瓦当艺术为之一变,文字瓦当出现最晚,可人们对其关注最早。如上林、汉并天下、长乐未央、永受嘉福(图 8)等,文字极富美感。
如日中天的四神瓦当: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古代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是镇守四方,驱除邪恶的神。四神瓦当有多种版式,但皆富丽堂皇,制作精良,极富立体感。(图 9 10 11 12 )
自唐代以降,秦砖汉瓦受到世人的珍爱。唐时用汉瓦制砚已经十分流行,吴融著有《古瓦砚赋》。
宋人苏易筒《文房四谱》的《砚谱》中详细记载时人用曹魏故都铜雀台瓦制砚情况。清代纪晓岚将其所蓄之砚编为《阅微草堂砚谱》。其中有一方“甘林”瓦砚,上有铭文:“余与石庵(刘墉)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遗,亦相互攘夺。虽至爱不能分割,然彼此均不为意也。太平卿相,不以声色货利相矜尚,惟以此事为笑乐,殆亦后来之佳话与?嘉庆甲子五月十日,纪晓岚记,时年八十有一。”从此铭,不难看出纪氏与刘墉的雅爱。此砚后被李叔同得到,他遍征海内名士题咏,连同瓦砚拓片编成《汉甘林瓦砚歌辞》二卷,分赠友人,成就一段艺林佳话。
民国年间,收藏瓦当的当属陕西的谢文清和宋云石,以及北京的黄浚,而收藏之外致力于研究的当属陈直。 1963年,陈直发表《秦汉瓦当概述》。这是一部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现代考古学的开山之作。
来源:《民间收藏》
201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