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祠后两学堂
文/高 伟
天津的近代教育始于李鸿章,至袁世凯督直时,天津的近代教育已初具规模。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及练兵处会办大臣。转年即在保定府设立了直隶学校司,作为全省的教育行政公署。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直隶学务处并迁至天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改设提学使,下设天津劝学所,管理天津境内的初等及中等教育事宜。随着“天津教育会”的成立,又有了负责监督协商天津教育事业发展的民间组织。一连串的重大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天津地区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短短的几年光景,天津就设立了官办中小学堂四十余所,其中包括了女子小学堂多所。位于李公祠后窑洼地区的“北洋官立初等女学堂”和“北洋高等女学堂”就是在这个时期奉袁世凯之命成立的。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袁世凯的直接督办下,北洋初等女学堂和北洋高等女学堂这一对姊妹校先后在窑洼成立。据《天津政俗沿革记》载:“北洋高等女学堂,地址河北西窑洼。职员一十人,教员一十人,学生九十五人,经费一万八百四十七两”。又据《顺天时报》1909年十月九日所刊《记天津学界总调查》载:“北洋高等女学堂在窑洼,清光绪三十二年成立。监督即傅增湘,教务长张相文氏。……课程分十四科:一修身、二国文、三历史、四作文、五地理、六家政、七算学、八理科、九英文、十图画、十一手工、十二习字、十三音乐、十四体操,经费由支应局提拨”。另据张绍祖先生编著《津门校史百汇》介绍:北洋高等女学堂也是一所初等学校,两进院落。初分三个年级,学生年龄从十二三岁至二十七八岁都有,跨度较大。后该校在民国二年(1913年)并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改称“直隶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女子中学”。1916年又将未毕业的学生编入师范二年级,取消了附属女子中学。随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附属小学”由“北洋客籍学堂”临时校址迁入该校,从此“北洋高等女学堂”才彻底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被“直隶第一女子师范附属小学”取而代之。
和北洋高等女学堂几乎同时成立的北洋官立初等女子小学堂就在高等女学堂的隔壁,和李公祠后花园一墙之隔。一座独立的小院,一座两层的小洋楼,从李公祠的后花园可看到小楼的屋顶。(见老照片)我曾在一篇文章中,错把此楼误作“高等女学堂”,后几位学者指出孤证不立,尚需旁证。于是又找当年的同学求证,方知是我记忆有误,错把“初等”作“高等”。前不久,网友“长弓在手”老师给我发来一幅民初天津地图,上面清楚地标明了“高等”“初等”两座学堂的方位,才为李公祠后这两座姊妹女学堂的位置提供了详实的佐证。
清宣统三年(1911年),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附属小学”在“北洋初等女子小学堂”校址成立,从此,这座初等女子小学堂就完成它的教育使命,湮灭在浩繁的史海中。1914年7月,由天津劝学所设立的“北洋官立第一蒙养院”,因劝学所的撤销而划归直隶女子师范学校,蒙养院也将从新开河畔的长芦育婴堂迁出。为安置蒙养院的这些孩子们,将刚成立不久的“直隶第一女子师范附属小学”暂迁至“北洋客籍学堂”旧址继续教学,原校址腾出安置这所蒙养院,并改名为 “直隶女子师范学校附属蒙养园”。1929年又改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幼稚园”。直至天津沦陷之前,这座不起眼的小院里始终洋溢着孩子们快乐的笑声。这所“蒙养园”在天津近现代史上有很重要的位置,据《河北区大事记》载,1909年“中国地学会”在这所蒙养院创立,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研究近代地理学的学术团体。1911年一月“中国女子禁烟会”在这所蒙养院召开了成立大会,同年九月“天津红十字会”在天津成立,首家事务所也设在这所蒙养院。
日本攻陷天津后,“女师”西迁兰州,其附属幼稚园也随之停办。抗战胜利后,该园又重新恢复招生,并于1946年9月20日正式开学。天津解放前夕,这所幼稚园才停办。在随后的改扩建中,把李公祠花园的荷花池填平改做学生操场,成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的东院。
李公祠后的这两座女学堂,门户相对,隔街相望,历尽清末民初的政治风雨,见证了清王朝的消亡和民国政府的更迭后,终于又走到一起,合为一家。天津解放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改为天津市河北区西箭道小学,原“北洋高等女学堂”校址成为西箭道小学的西院,原“北洋初等小学堂”的校址成为西箭道小学的东院。而高大雄伟的李公祠也摇身变成了第三十三中学。在新世纪的城市改造中,李公祠连同它身后的两座女学堂旧址又奇迹般地变身为一座宏伟时尚的大型轻纺城,当熙熙攘攘的人群徜徉在琳琅满目的商海中时,你会想到这里曾经有过朗朗的读书声吗。
来源:《民间收藏》
201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