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革”系列收藏

文 / 冯连贵   


    我的“文革”系列收藏是从1992年开始的。那一年,市场上出现了“文革”物品收藏热,特别是看到有些媒体报道了外国人到中国收集“文革”时期的物品,并在国外建立中国“文革”研究机构或建立“文革博物馆”之类的消息,我才意识到“文革”时期的物品是特定时期留下的历史产物,应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收藏这些东西可以使我们更能直观的了解历史,也可以教育后代,勿忘历史的惨痛教训。从此,我开始收集和保存“文革”物品。
    “文革”物品浩如烟海,要想收集全是不可能的。只能选择几个品种入手。我首先从语录和像章开始,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我都要去天津的几个旧物市场寻觅自己需要的东西。二十年来我收集了几千枚像章。囊括了金、银、铜、铁、锡、木质、塑料、有机玻璃、竹子、贝壳等材质。作品设计之精美,表现之丰富,空前绝后。每枚像章都倾注了作者的大量心血。如此众多的像章集中在一个时期问世,全世界绝无仅有。我还收集了数百本各式各样的《毛主席语录》,大到18厘米左右,小到仅有六厘米左右。里面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出版的年月不同,出版的单位更是五花八门,连一个小小的造反组织都可以出版发行。有中文的、外文的、还有少数民族语言的。据说,当时的发行量,全世界人手一册还要富裕。
     在我的藏品中,还有一大包“文革”传单。有一次,我从一个文物贩子手中看到一包东西,打开一看是传单,其中有铅印的和手刻油印的,我略翻了几页看看。都是各个造反派编写的,内容都是打倒XXX,揭批XXX,“文革”语言,历历在目。我毫不犹豫用重金买下,如获至宝。“文革”期间的传单像雪片一样漫天飞舞,不计其数。后来绝大部分都灰飞烟灭了,能够流传至今,当属凤毛麟角。如果作为一种文化研究,这可是第一手资料啊!
    在我的藏品中,最喜爱的莫过于有四十年历史的“文革”实寄封。近百封从遥远的边疆寄来的信件,见证了一代人的生活通讯状况。现在年轻人都用手机和电脑了,很少采用写信这一通讯工具。因此,这些信件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2010年9月,天津市举行了“十大藏书家”的评选活动。我因拥有万册文学书籍、书画书籍和“文革”书籍,最重要的是鲜明的“文革”特色收藏,被评为津门优秀书香家庭。


 


来源:《民间收藏》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