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天津市位于北纬38°34'~40°15',东经116°43'~118°04'之间,处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地处中国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北起蓟县黄崖关附近,南至滨海新区大港翟庄子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滨海新区汉沽洒金坨以东陡河西干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王进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东临渤海,与山东、辽东二半岛相望;北依燕山,与河北省、北京市相邻。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市疆域周长约1290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3公里,陆界长1137公里。市域总面积11916.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余平方公里。
天津市地处太平洋西岸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背靠中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面向东北亚,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北距北京120公里,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地势 天津绝大部分为平原,少部分是山地和丘陵。地貌特征:其一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从蓟县北部山区到塘沽、汉沽、大港的滨海,呈簸箕形向海河干流和渤海方向倾斜。最高点为蓟县与河北省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85.5米。最低处是塘沽大沽口,海拔为零。其二山区面积小,平原辽阔。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小,相对高度大。平原既低且平。其三河流纵横,坑、塘、洼、淀星罗棋布。其四古海岸遗迹(俗称贝壳堤)明显存在,成为滨海平原的奇观,为中国其他滨海地区所罕见。天津的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海岸带、滩涂等。丘陵分布在燕山南侧,介于山地与洪积、冲积倾斜平原之间,面积228.7平方公里;平原分布在燕山至渤海之间,面积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5.5%,绝大部分在海拔20米以下,其中2/3地区为低于4米的洼地;冲积平原分布在燕山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以南,滨海平原以西的广大地区。地势低平,海拔均在10米以下,地面坡度为1/5000~1/10000,受河流交叉沉积影响,地面有小规模缓岗和碟形洼地交错起伏,河流泛区分布有沙丘、沙地;海积冲积平原分布在宁河、潘庄、北仓、杨柳青一线以南,南运河以东,汉沽、塘沽、甜水井一线以西,是全新世以来海洋和河流交互作用地区,地貌低平,多湿地,海拔高度3~5米,地面坡度1/5000左右,有贝壳堤和古泻湖、洼淀;海积平原位于海积、冲积平原以东和海啸所达上界(蔡家堡至驴驹河一线)之间的狭长地带,海拔1~3米。地面坡度小于1/10000,现仍受海水影响,多盐滩、沼泽和低湿地,表面组成物质以盐质黏土为主。海岸带和滩涂位于特大高潮线以下地区。海岸物质粒径小于0.05毫米的占50%以上,属于泥质海带。有龟裂带(也称湿地)、潮间浅滩及水下岸坡等。
水文 天津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河网密布,洼淀众多。历史上天津的水量比较丰富。海河上游支流众多,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0多条。这些大小河流汇集成中游的永定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大河流。这五大河流的尾闾即是海河,统称海河水系,为天津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水源河道。此外,天津还有自成水系的蓟运河。
气候 天津地处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影响,多偏南风,且高温高湿,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冷暖多变;秋季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天津主要为大陆性气候特征,但受渤海影响,有时也显现出海洋性气候特征,海陆风现象比较明显。全年平均气温在11.4℃~12.9℃之间,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在-5.4℃~3.0℃之间;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9℃~26.7℃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566毫米,全年85%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471~2769小时之间。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年平均水分蒸发量为163~1912毫米,最大蒸发量2673.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