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毯图案探寻天津地毯的历史变迁

来源:接收征集部 时间:2024年10月22日
  • A+
  • A
  • A-


近日,天津市档案馆征集到一批从民国到八九十年代的地毯图案画稿,画稿色彩绚丽,主题鲜明,美轮美奂,虽历经近百年仍不褪色,让人忍不住一探其历史根源。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及馆藏档案,揭开了天津地毯神秘的历史面纱。


一、地毯的由来


地毯是大家很熟悉的家居编织品,又名地衣,是以棉、麻、毛、丝、草纱线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世界上地毯的发源地主要有中国、波斯、埃及和印度。在中国,地毯历史久远,以手工地毯著名,其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最早起源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地区气候环境较为特殊多变的新疆高原牧区,当地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就利用当地丰富的羊毛捻纱,织出绚丽多彩的跪垫、壁毯和地毯。我国在新疆各地曾发掘出大量地毯残片,如1959年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古代地毯残片,为西汉早期栽绒地毯残片;1978年在新疆地区发现了大约3000年前的地毯碎片,这些残片如今大多保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


人们起初只是将羊毛捻成线,以平纹织法编织毯子,后来改进织法,编织出了加厚加密的栽绒地毯,即手工打结地毯,也是现代地毯的雏形。西汉时,地毯做工逐渐精细。《汉书》中记述了汉武帝遣细君公主下嫁乌孙国(今新疆伊犁地区)和亲,住的是“穹庐为室毡作墙”的屋子。宋代范成大撰写的《桂海虞衡志·志器·蛮毡》中记述:“蛮毡出西南诸番,以大理者为最,蛮人昼披夜卧,无贵贱,人有一毡。”这说明两汉时期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已普遍使用地毯了。随着汉武帝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一条通往西亚、欧洲的贸易通路——丝绸之路开通了。古代地理书籍《三辅黄图》记载,西汉长安城长乐宫、未央宫曾以氍毹“规地”款待贵宾。唐代时又有了“毯属”“地衣”之说。当时,丝绸之路进入全盛阶段,我国地毯工艺技术进入成熟期,地毯工艺逐步传向世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曾记录过一千多年前当地地毯业兴盛的情况。丝绸之路不仅运载了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毯,促使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国地毯编织工艺从而随着中国的丝绸之路经过中亚来到了中东和欧洲,同时也让中国人见识了代表波斯文明的波斯地毯。在波斯地毯图案中,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与中国地毯相同的花纹。也有人认为波斯地毯的图案来源于中国,只是在波斯设计师的手中经过精心的修改并加进了波斯的色彩,从而成为具有中东风格的图案。从西汉起这两个文明古国不断相互学习、交流与借鉴,传统的中国图案和传统的波斯图案以及编织工艺在天长日久的相互融合,从而成就了高雅细腻的地毯艺术。伊朗地毯博物馆中就藏有一幅18世纪后期克尔曼地区的地毯作品,上面编织有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图案,造型神态逼真,栩栩如生,这也是中伊两国人民数千年文明交流的历史见证。


12拼小.jpg

民国时期天津丰昌工厂绘制的地毯图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毯成为了宫廷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文献记载,从唐朝开始,随着农业的发展,地毯的品种越来越多。地毯编织技术也从新疆沿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汇入中原地区,形成了做工精细、色彩均匀、质地优良、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古代中国地毯艺术。中原工匠学习掌握和田毛织技术后,以蚕丝为原料,使用地毯编织方法,创新出更为高档的丝毯,由此地毯的适用面也越来越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红线毯》中全景式记述了丝毯的编织过程,并在诗中描写了唐代地毯的盛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也从侧面反映了地毯也由最初的以御寒为目的,进而演变成奢华、富贵、权力的代名词。唐朝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毡毯使”,发展和推动地毯工艺的发展和贸易。根据文献记载,自唐宋以后,地毯的品种越来越多,而且常以棉、毛、麻等为原料编织而成。


34拼小.png

民国时期天津雅利洋行制作的地毯图案


“地毯”这一名称在元代正式出现,是象征着皇室权力和地位的宫廷艺术品。据《大元毡罽工物记》记载,成宗皇帝大德二年(1298年)工部奉旨在北京青塔寺专为皇宫编织地毯,对地毯的尺寸、燃料、羊毛的用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此时由于皇族的制度,对地毯的尺寸、染料、用毛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工艺上较之前有所变化,羊毛用量增大,地毯变厚。明清两代的地毯制作已达到十分精湛的地步,尤其是专为宫廷制作的地毯极为考究。在明代,地毯则作为贡品大量地从我国西北等地征集进京,同时还专门设有为皇宫编织的机构。明末清初,中国手工地毯制造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期间产生了大量美轮美奂的地毯,大多数是特供给宫廷或寺庙的。中国地毯在世界许多国家被作为珍贵的艺术品收藏。比如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特区纺织博物馆、加拿大皇家昂特里奥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等都藏有中国地毯。


清朝时期,西北民间的地毯随着一批批喇嘛的进贡、观光而进入北京城,同时皇宫贵族的大量采购也引起了统治者对地毯工艺的重视。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在北京染织局里有九名地毯编制工匠专门为皇帝编制地毯。咸丰十年(1860年)西藏达赖喇嘛进京,带来了大批的藏毯进献给咸丰皇帝,皇帝十分喜爱,将一部分藏毯赐给了宫廷和大臣,并且准许编织地毯的藏族艺人进京传艺。于是便在北京彰仪门(今广安门)报国寺内设立地毯传习所,从西北请来老艺人向一些贫寒子弟传授织毯技艺,专供皇宫和喇嘛寺庙铺用。后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逐渐传到民间。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织作工艺先后传到天津等地。


二、天津地毯的兴起及发展


天津作为北京的门户,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西北和华北羊毛的集散中心和北方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使天津地毯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各国外商先后来到天津开设了许多洋行和工厂,他们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同时也大量收购包括地毯在内的我国土特产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津沦陷,包括地毯在内的大量财物被抢夺。根据《北京的手工业—地毯》记载:“庚子事变,京师沦陷,宫廷及富豪重臣之家惨遭掠夺,地毯亦随抢掠传入欧美,外人见之惊为珍品。”随着侵略者将地毯抢夺到欧洲,引发了上游社会追求中国皇室地毯的热潮。从此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士见识了中国地毯,喜欢上了中国地毯。很多外国人将从北京及中国西北买来的旧地毯,集中在天津装船后出口,再运送到西欧等国,为了节省转运的费用,一些外国人认为在天津开店设厂可以复制地毯、扩大货源、减少运费。于是私人地毯作坊便在天津诞生了,这些小作坊还邀请北京的艺人来天津教授制作工艺,并临摹了从西北民间地毯中借鉴的吉祥图案。


56拼小.jpg

民国时期天津雅利洋行制作的地毯图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世界主要地毯出口国波斯(伊朗)、土耳其遭受英美的贸易抵制,接近出海口的天津迎来了地毯业发展的契机,英法美等国商人纷纷在这里开设工厂、开办洋行,经营地毯出口业务,使天津并很快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地毯生产和出口基地。在这种情况下新建地毯厂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其中比较出名的有美古绅、玉盛永、乾昌、协隆、大丰、义同、和记、聚康、恒立成、玉兴成、协立、泰隆等地毯厂家。其中的玉盛永地毯铺,是华商在津办得最早、最大的地毯厂。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调查:1916年天津有地毯厂和作坊13家,织机398架,到1929年已发展到303家,织机2749架,工人11568人。20世纪30年代是天津地毯工业达到辉煌的时期,出口量占全国第一,达到全国地毯出口总额的97%以上,占天津对外贸易近7%,从此,天津成为了中国地毯的生产中心和出口中心,使天津享有了“地毯城”之美誉。中国第一个现代缫丝厂就设在天津,至今,仍有众多地毯检验机构设在天津。


78拼小.jpg

民国时期天津聚丰贸易公司制作的地毯图案


行业的繁荣发展必然带来了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地毯厂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地毯的生产效率和产量迅速提高,天津地毯行业开始步入市场化。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不断发展,天津的地毯在工艺和艺术性上都有了极大的飞跃。在机织地毯迅猛发展的同时,传统手工地毯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地毯品种百花齐放,图案花型层出不穷,尤其是极具东方文化艺术魅力的敦煌、古典等风格,更是让全世界感受到了古老东方的文化魅力。天津地毯花色瑰丽、绒面柔滑光亮,以优质纯羊毛为主原料,经过选毛、洗毛、梳毛、染色、织毯、剪片、水洗等精细加工程序,毛质细腻柔软。在图案设计上与北京地毯一脉相承,古朴典雅、大方明亮,享有世界名牌工艺品盛誉,是当时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七七事变”之后天津沦陷,地毯工人的生活每况愈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海运封锁,造成羊毛资源紧缺,迫使许多地毯厂停工和关闭。尤其是1939年特大水灾的发生和瘟疫的流行,导致物资奇缺,经济萧条,物价飞涨,工人失业,使得地毯工人的生活朝不保夕,。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地毯生产有所恢复,但受连年战争影响,物价飞涨,原料奇缺,使天津地毯从此一蹶不振,到解放前夕,天津地毯行业已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的地毯业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扶持。陆续建立了16个地毯厂和1个外贸地毯厂,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地毯二厂、地毯三厂和外贸地毯厂。1949年10月四名地毯工人成立了地毯合作社,他们买下了义隆地毯厂,1958年在解放南路黑牛城道建厂,更名为东风地毯厂,后改为天津市地毯二厂,把其在赤峰道大沽路口的车间(原址是美古绅地毯厂)改为天津市地毯五厂。1952年以仁立地毯厂为主的一些私营业主和地毯作坊联合起来,在老玉盛永地毯厂旧址上成立了天津市地毯联合股份有限公司,1956年成立了天津公私合营地毯厂,该厂在1959年改为天津市地毯三厂,其在河东区津塘公路二号桥所建的分厂改为地毯一厂。1952年河西区马场街成立了生产自救组,1956年该组改为第一纸袋合作社,后改为河西地毯厂,1959年改为天津市地毯四厂,1963年将地毯四厂在塘沽郭庄子的车间改为地毯六厂。外贸地毯厂建于1957年,生产的地毯品牌叫“风船”牌,天津16个地毯厂需要出口的地毯,都会集中到外贸地毯厂。


9小.jpg

1966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采集绘制的地毯图案(黄地福庆坐垫)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天津地毯老厂区逐步被新的产业置换,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三、天津地毯图案的发展及特点


早期天津地毯图案源于明清的西北民间地毯的吉祥图案。从新疆民丰、巴楚、罗布泊等地遗址出土的早期地毯残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地毯图案是几何形的连续组合纹样,再用巴旦姆花、四瓣花、石榴花等变形纹样填充。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毯织作工艺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向东传播,而地毯图案在发展过程中却由东向西反馈。如新疆地毯的博古式和西藏地毯的龙凤式图案,就是汉维、汉藏人民在经过长期的文化交流后,互相借鉴所形成的。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甘肃、宁夏、内蒙等地区的西北民间地毯有很大发展,这些地方汉、回、蒙、藏等民族混居,是汉族的传统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回族的伊斯兰教文化的交汇点。地毯图案吸取了宫廷艺术、佛教艺术和民间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如汉族的织锦、建筑、瓷器上的吉祥花卉,道教的暗八仙,佛教的八宝、博古等纹样,将汉、回、蒙、藏等各族文化的精华融汇一体,形成了具有朴实、简练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交织在一起的西北民间地毯图案,这也是现代中国手工地毯图案的艺术基础。西北民间地毯构图以规矩对称格律体为主。纹样讲求对称,给人以平稳庄重的感觉,大多是横、竖、斜线的硬花纹,有两道边,边内一般用丁字纹、回纹及赶珠表现。在配色上,主要以蓝、黄、驼色为基调,间以紫红、白、黑等色,既有对比又十分协调,古朴典雅,富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10小.jpg

1966年在内蒙古巴盟阿拉善地区采集绘制的地毯图案(六长寿门帘)


天津早期传统织毯并没有所谓画稿,地毯图案都是规定好了的,还有一定的操作规程,织毯工人凭着记线头数或者工人本身的技艺来发挥对某种花纹的想象和构思,也根据订货商指定的图案或小样来进行织毯,但有时订货商给的小样太小,看不清,于是后来有些老艺人为了织毯和教徒方便,就将纹样放大倍数后画在纸上,这种放大图案的办法同时解决了工人织毯时死记头数的困扰。由于当时很多订货商都是指定地毯花样或者请设计师设计花样,这些设计师一般称为“画师”。后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地毯出口的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不少手工艺画匠加入了地毯行业。为了适应织毯的需要,绘制了色稿、大稿,逐渐地使绘图工作从织毯中分出来,形成了一道独立的工序。


11小.jpg

1965年在准格尔召喇嘛家中采集绘制的地毯图案(驼色四团龙大坐垫)


天津老一辈的专业图案设计人员是从画馆上转来的,当时较为有名的有李华堂、郝子固、姚海秋等,稍后有李景汴、孙兆平等人。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李景汴等人在天津东北角北马路北海楼内成立了我国最早的专门从事地毯图案绘制的作坊:北海楼画坊。李华堂在估衣街万老栈设立画馆,收徒十余人,从事花布和地毯图案设计,培养出孙桂荣等优秀工艺美术设计人员。这一时期地毯图案的特点是,构图进一步规范化,创造和吸收了大量的吉祥寓意纹样,由横竖斜线的硬花纹,发展成以冷色调为主的曲线软花纹,使纹样形象更加逼真。化学染料的应用,使色线由过去的一二十种发展到一二百种,出现了多种配色和润色方法。独具我国艺术风格的北京式地毯,就这样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形成和完善了。


民国时期,为了适应出口发展的需要,天津地毯图案已由过去西北民间地毯图案发展成了“北京式”“美术式”“彩花式”“素凸式”四个类式。其中“北京式”源于明清两代的西北民间地毯图案和宫廷图案,形成于京、津地区,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艺术风格。图案中央设一簇较大的圆环图案,俗称“奎龙”,毯的四周有几道宽窄不同的大、小边,散缀着多种花辫景物和数层花边,组成四角相对的图案,四角是角隅纹样(角云),全对称格律体的构图,俗称“四菜一汤”。纹样和题材多含有吉祥寓意。“美术式”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法国客户来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称法国式,纹样取自法国路易王朝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图案,经中国人改进,形成新的图案。以盛开和含苞待放的牡丹、郁金香、紫罗兰、春叶草等各种花簇组成。中央是一簇椭圆形花卉,四周绕以数层花环。用色鲜明活泼,花簇中的大花特别凸,小花则片凸,层次丰满,富丽堂皇。有立体感。“彩花式”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了适应美国市场需要,在北京式基础上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工笔花鸟画的技法而形成的。图案特点是纹样自由的布置,不受边框的限制,毯面空地较大,活泼明快,有对角花、三枝花、圆围式等。取材多是写实的竹、梅花、兰草等折枝纹样。花卉多用天然颜色,色彩幽雅、协调,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素凸式”为天津设计的一种式样,图案特点近似于彩花,单色织作,强调剪片工艺,图案花纹在编织时加高,经片剪后,纹样就象浮雕一样凸出。洗后,丝光亮度和丝绒一样素朴大方。


1213拼小.jpg

1965年在青海塔尔寺班禅家仓库采集绘制的地毯图案(黄红地水云边新疆毯)


解放后,国家外贸部门为了便于外商选购和订货,在五十年代中期,将解放前所遗留下来的3000多幅各类图案进行整理、挑选、编号、登记,并制作了色线卡和图案本,这也就文章开始时所提到的征集到的部分地毯图案画稿的由来,此时各种色号已经增加到三四百种。1953年设计出“敦煌式”,1956年又设计出“东方式”。同时为了便于工人织做,开始将小稿放成大稿。1964年初,天津地毯业“工艺美术研究室”成立,更是将天津地毯的艺术品位提升了一个新台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适应国外市场的变化,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以李临藩为组长的图案创新小组,先后多次赴内蒙、西安、曲阜等名胜古迹观察、临摹,并翻阅了大量资料,创造出古典式图案新系列,配色的方法也向柔和、协调、朴素大方的暖色调发展。此次征集到的部分地毯画稿就是出于这个阶段。


14小.jpg

1965年在青海塔尔寺采集绘制的地毯图案(孔雀朝凤榆井炕褥)


这个时期的天津的地毯艺术,主要是植根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现代艺术文化,既不失传统韵味,同时也兼具现代情趣。手工匠人们弘扬传统文化模式,接连设计出了青铜、汉画、蔓草、花鸟、锦绣等古典式图案多达上百种,加上材料的升级,新产品也是层出不穷。“青铜类”取材于商朝、周朝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的艺术纹样,具有简洁、严谨、古朴、雄健的艺术风格。“画像类”取材于秦、汉时期的石刻、砖刻、瓦当和绘画,大量地表现了古代神话故事和劳动、生活、娱乐等场面,具有奔放、浑厚、壮伟的艺术风格。“蔓草类”取材于隋、唐时期非常流行的蔓草花纹。它以忍冬草、宝相花等几种花卉的变形,形成了丰富的大卷叶和多层花的富丽纹样,具有丰腴、婉转、流畅的艺术风格。“花鸟类”取材于两宋时期花鸟画,特别是工笔花鸟,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具有俏丽多姿、生动活泼的艺术风格。“锦绣类”取材于明、清时期的锦缎、绣花织物、瓷器和部分西北民间地毯纹样进行设计的图案,具有工整、古朴、鲜明清新的艺术风格。


天津地毯经过历史的传承与酿造,以其“厚密牢固、图案瑰丽、剪片浮雕、水洗丝光、规格齐全”等五大特点扬名海内外,获奖无数。1915年,天津地毯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1965年,天津地毯曾在东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奖。1978年在全国地毯行业质量评比中曾荣获轻工业部质量评比第一名,1979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奖的金牌。1986年在春季莱比锡世界博览会和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消费品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如今我们通过这些地毯画稿抚今追昔,天津地毯不仅在过去,至今仍然是我国地毯业的代表之一。在天津武清区崔黄口镇,地毯产业园充满生机。2023年10月29日,我国首个国际地毯文化展览馆——“织采宫”崔黄口国际地毯文化展览馆建成开馆。天津地毯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参考资料:

1.1986年《天津地毯简史》杜仑山手稿,藏于天津市档案馆。

2.2009年4月9日,中国家纺网,《李华堂南仓派地毯设计创始人》。

3.2003年3月22日,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地毯图案的变迁》。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