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人故居(上)

来源:天津档案馆 时间:2006年10月12日
  • A+
  • A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在以后的4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设置了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比九国租界,租界的面积是天津老城的八倍,这在全国十几个设有租界的城市里,甚至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近代这百年苍桑中,天津饱经了风霜雨雪。许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在海河之滨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其中有革命烈士、有救国英雄、有抗日将领、有各界名流。
  
  吉鸿昌故居
  
  在天津中心公园南面,有一所3层红楼,这便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的故居,这所带庭院的英式小楼建于1917年,由比商仪品公司工程师沙德利设计。该楼砖木结构,1930年,吉鸿昌购得此楼,第二年全家迁入。从那时起到1934年,他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墙面部分红砖清水,部分水泥饰面,设计规范而又不失活泼。楼内门门相通,间间相连。并在每层都设小间密室,以应付紧急情况。3楼的一间是地下党的秘密印刷室,印刷党内文件和出版抗日刊物。
  
  高树勋故居
  
  在寂静的睦南道上,在睦南公园南面,绿荫丛中有一幢英国庭院式小楼,这便是著名“邯郸起义”将领高树勋故居,高树勋是河北盐山人。家境贫穷,18岁进冯玉祥部队当兵。由于他为人正直,作战勇敢,一步步由普通士兵升至战区副司令。1948年10月30日,他率部队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邯郸起义”,促进了全国的早日解放。建国后,他任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副省长。其故居设计独特,楼东侧中间为凸形半圆形玻璃窗。清水砖墙,暗红瓦顶,木质阳台,院落宽敞,浓荫蔽日。共有房屋29间,现为办公用房。
  
  张学良故居
  
  坐落在赤峰道78号的3层楼房为西洋集仿风格,豪华典雅,美观雄伟。这里是张学良将军上世纪20-30年代来天津时常住的寓所。该址是前后两幢砖木结构的楼房。全所共有楼、平房52间。前楼2、3楼均有屋顶阳台,檐部装饰华丽。室内宽敞,装修高级,菲律宾木地板,有暖气和卫生设备。
  
  张学铭故居
  
  张学铭故居位于睦南道50号,英庭院式建筑风格,建于1925年。张学铭是张学良的胞弟。1931年任天津市公安局长,后任天津市市长。建国后,任天津人民公园主任、市政工程局副局长、民革天津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该楼为前后两幢,分为主楼、后楼。外墙为紫红色机砖,大筒瓦多坡顶。整体风格简约自然,比例均衡,落落大方。
  
  张自忠故居
  
  张自忠故居坐落在成都道60号,欧洲庭院式建筑风格,张自忠,山东临清人。1931年任国民党第二十九路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3年在喜峰口参加长城抗战。1935年华北事变后,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天津市市长。1940年月5月在湖北宜城南瓜店前线同日军作战时牺牲。这座住宅正面设计为外廊式,水泥房顶,清水砖墙,外观雄伟。内部设施完善,装修讲究。上世纪30年代中叶,张自忠曾在这里居住。现该楼为办公用房。
  
  梁启超故居
  
  在原天津意租界横二马路19号和21号,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区民族路44号、46号的两栋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小洋楼是清末戊戌变法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的故居和饮冰室书斋。梁启超曾在这里著书立说,并与蔡锷在这里策划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故居建成于1914年,1915年初梁氏举家迁津定居,这栋意式两层建筑楼房,有地下室、顶层有阁楼。1924年梁启超又在寓所左侧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建了一座专门的书斋,遂将饮冰室斋名专用了此楼。
  
  顾维钧故居
  
  顾维钧故居位于河北南路267号,这是一幢西洋古典风格的楼房。顾维钧是中国近代一位思路敏捷、善于辞令的杰出外交家。1922年至1926年,曾任外交部长、财政总长,两次代理内阁总理。九一八事变后,先后担任国民党政府驻法、英、美等国大使。参加起草联合国宪章。1956年至1976年,先后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后居美国。其故居建于1927年,木屋架,红缸砖墙,木楼梯。
  
  埃里克·利迪尔故居
  
  重庆道38号曾居住过一位英国著名运动员,奥运会冠军埃里克·利迪尔,他的中文名字叫李爱锐。他出生在天津,幼年在天津度过。后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八届奥运会上,他以47秒的成绩打破男子400米跑的世界纪录。1925年李爱锐回到他的出生地天津,他的事迹被拍成电影《烈火战车》,在1987年获奥斯卡原创剧本奖。这座楼房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为英式现代风格建筑,墙体为硫缸砖,部分为砂石鹅卵石墙面,颇为别致。



吉鸿昌故居




张学良故居




张学铭故居




张自忠故居




梁启超故居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