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盘山抗日根据地的歌声 —— 抗战歌谣背后的故事

  档案见证物:抗战歌谣

  档案年代:时间不详

  档案描述:档案资料,长约26厘米,宽约18.5厘米,共2页。内容为抗战时期蓟县盘山一带传唱的抗日主题歌谣。

  入选理由:1937年天津沦陷后,天津城市抗日斗争转入地下,盘山的抗日武装斗争兴起。这几首抗战歌谣反映了盘山军民以各种形式开展对敌斗争的情况,朗朗上口,生动形象,表达了盘山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爱国情怀,是记录这一段历史的生动史料。

  前世传奇:

  盘山位于冀东西部,蓟县西北部。抗日战争时期,它是往来冀东、晋察冀和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冀东抗日暴动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疯狂反扑,参与暴动的冀东抗日联军被迫撤离。撤离前,冀热边特委和冀东抗日联军决定留下部分武装力量,由包森、李子光、王少奇率部开赴盘山,建立盘山抗日根据地。包森等到蓟县后,积极发动群众,机动灵活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积小胜为大胜,很快便创立了以盘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犹如一把尖刀,牢牢地插在日本侵略者统治的后方。

1940年,八路军和游击队依靠广大抗日群众的支援,坚持游击战争,创建了盘山抗日根据地。

1940年春,冀东十三支队副司令员包森(右)率部挺进盘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图为包森与十三支队司令员李运昌(左),政治部主任刘诚光(中)合影。

王少奇工作笔记(节选)。王少奇(1912-1944),1940年任蓟宝三联合县第一任县长,1944年在丰润县杨家铺参加区党委扩大会议时遭数路日伪军包围,突围失败壮烈牺牲。王少奇牺牲后,他的工作笔记本由原蓟宝三联合县民政科长兼二区区长王克兴同志保存了下来。

1940年1月,李运昌关于冀东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报告(节选)。

  1940年秋,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第十三团在盘山正式成立,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兼任团长,下辖三个营,总兵力1000余人。这支由包森亲手创建的部队,能征善战,特别能打硬仗、恶仗,逐步发展成为冀东八路军的主力。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第十三团与地方武装作战百余次,毙俘日伪军500余人,攻克日伪据点10余处,有力地反击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进攻,发展壮大了抗日力量。

1940年7月28日,包森指挥4个连在盘山白草洼设伏并全歼“扫荡”盘山的日本关东军1个骑兵中队70余人,首创冀东一次歼灭日军整个中队的战绩。图为白草洼战斗遗址。

1941年4月,包森率八路军第十三团的两个连攻占蓟县邦均镇小孙各庄据点,活捉日伪军40余人。图为八路军第十三团的战士向小孙各庄据点发起进攻。

1941年6月2日,八路军第十三团的三个营在蓟县南部十棵树一带被数千日伪军包围,经过苦战,毙伤敌人500余人,部队冲出重围。

图为十棵树战斗遗址。

1941年12月26日,包森率队奇袭遵化东双城据点,激战20小时,全歼伪军一个营。图为包森上报晋察冀军区的战果报告。

1942年1月13日,包森指挥第十三团的七个连在蓟县果河沿设伏,经过16个小时的激战,全歼来盘山根据地“扫荡”的号称“模范治安军”的伪治安军第四团1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击溃赶来增援的伪治安军第三团,创造了冀东战场以少胜多和歼敌一个整团的战例。图为果河沿战斗纪念碑。

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包森骑着从日军缴获的战马。

  “八月十五秋风凉,家家户户都打场,消灭日寇老山口,汉奸李午阶叫亲娘……”这首歌谣讲的就是包森所率的十三团在蓟县丈烟台村设伏,全歼日军驻东陵警备队30余人,击毙日酋山口正雄的故事。

  1941年9月,冀东军分区主力第十二、十三两团大部按上级部署挺进塞外,开辟热南山区根据地,包森率十三团二营留下,配合和支持地方坚持盘山根据地的斗争。当时,日军驻遵化马兰峪警备队长山口正雄在遵化、蓟县二区一带杀人成性,老百姓深恶痛绝。包森仔细分析了掌握的情报后,了解到山口与蓟县赵各庄伪警备联队队长李午阶订有联盟,即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须马上去支援,遂决定利用敌人的这一联盟,佯攻李午阶,诱蛇出洞,打一个漂亮的伏击战。9月21日,包森围点打援,以基干部队围攻驻马伸桥据点的汉奸李午阶,诱山口出来救援。果不出包森所料,驻守在马兰峪的山口正雄接到李午阶的求援信息后,率领着部队,开着汽车,载着两门迫击炮,直奔丈烟台而来。待到敌人进入埋伏圈后,我军突然开火,山道上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四起,鬼哭狼嚎。山口正雄还没来得及抵抗,就被我军击毙。剩余之敌,一部分被消灭,一部分被俘虏。这次战斗仅用时40分钟,就全歼驻马兰峪警备队长山口率领的伪满军一个连队,还缴获了两门迫击炮。打死山口的消息迅速传遍附近村庄,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场战斗取得胜利后,在丈烟台、太平庄、下营等几个村联合召开的庆功大会上,百余名当地群众报名参加了八路军。茅山伪警察中队在山口被打死后,惶惶不可终日,最后携枪反正,弃暗投明。

  根据伏击山口一战的情形,蓟县群众自发编成了这段歌谣。歌谣内容真实再现了包森率领的部队进行游击战,灵活制敌的场景。再现了蓟县人民群众对敌人的切齿痛恨和杀敌后的畅快心情,得以传唱下来。

  1942年2月,包森在遵化县野瓠山对敌战斗中遭敌人伏击,壮烈牺牲,时年31岁。蓟县人民在他曾战斗过的盘山脚下,立起了包森烈士墓碑,以志永久的纪念。

  在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战场上,八路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战,用生命和热血筑成的盘山抗日根据地,在异常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巍然屹立。一首首带着战斗记忆的歌谣,一代代人传唱,将那些年英勇的抗战故事讲给后人。

  今生故事:

  天津解放后,这些歌谣收藏于天津市烈士陵园。2005年,天津革命烈士纪念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抗战歌谣”作为展件陈列于纪念馆内,后在蓟州区档案馆面向全区征集抗战史料的活动中征集进馆,现保存于天津市蓟州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