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底和滑稽剧《松鼠》

来源: 时间:2021-01-25 10:34:20
  • A+
  • A
  • A-


杨仲达


在党的百年历史当中,曾经涌现出许多卓有特色,多才多艺的党员。和钱壮飞、李克农并列中共隐蔽战线“龙潭三杰”的胡底,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央苏区著名的编剧和演员。他创作的剧目很多,题材涉猎广泛,如影响较大的《为谁牺牲》等等,但是窃以为成就最高且最有特色的当推滑稽喜剧《松鼠》。 


这部喜剧作于1933年11月2日,又名《红色间谍》。现存的一张演出海报记载了它的创作和演出时间,同时还标明“工人剧社总社印发”。


当时中央苏区,非常注重文艺,尤其是针对战士和群众的宣传,以迅速及时地传达党和红军的宗旨,鼓舞士气,提振军心,团结大众,虽然条件简陋,时间仓促,视角下沉,但是戏剧氛围浓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毛泽东、瞿秋白都对红色戏剧有过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很多高级干部如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肖华等人都直接参与创作和演出。因为热情高涨,各种剧团层出不穷,这其中第一个专业化剧团是红军学校的八一剧团,而工人剧社即由八一剧团扩建而成,最初其领导组织工作由张爱萍负责,它成为当时中央苏区红色戏剧的引领者,创作骨干在曾经留洋的戏剧家沙可夫、李伯钊等人之外,“龙潭三杰”也是其中的主要力量之一。


由于年久和各种因素所限,那时的戏剧作品保留下来的并不多,但是大浪淘沙,还是有很多经过各种途径得以存世,胡底的这部《松鼠》则是其中重要代表。


为什么推荐它?因为它巧妙地用喜剧的方式表达了严肃的事关敌我的主题。它是一部红军的侦探剧,更是由党的谍战工作的主要创始人物之一的胡底创作,胡底把个人的侦探智慧融入编剧智慧,以两种智慧生成了一部喜剧。


剧本正文前面有一个题记:


“侦探灵活如松鼠”,是军事胜利必备的条件,红军中尚有个别忽视侦探工作现象的存在,敌人在五次“围剿”中,正注火力于侦探工作。本剧主旨,在指出健全本身侦探工作及消灭敌探工作,必须双管齐下,并说明侦探工作是一种艺术工作。


胡底说,侦探工作是一种艺术工作,这是他从事侦探工作和艺术工作的心得。早在来到中央苏区之前,他已经在北京、天津和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而他一度公开的身份是电影演员,他将他双重实践得来的思维运用到戏剧创作当中。而且高大帅气的胡底还是一名武打喜剧演员,有文章称他为“东方的范朋克”。范朋克是美国著名幽默电影明星,是第一代佐罗的扮演者,由此约略可知胡底风采,也可知他创作滑稽喜剧不足为奇。


这里不妨对《松鼠》这部剧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这部剧分为四幕,第一幕是《操场》。在野外草坪,白军旅长让白军们去当红军,队伍中有人信以为真,而旅长说是让他们到红军里去当白军,即卧底。经过做出笑、哭和傻瓜的表情考察,只有白军连长符合一个侦探的条件,这时白军党部秘书长前来,又对白军连长进行了政治上的考察,命令白军连长先到师部侦探培训班培训。


第二幕是《红军连长办公室》。白军连长伪装成红军文书上士,并在一天夜晚潜伏到红军连长的床下,企图偷盖印章,此时红军传令员和红军列宁室主任突然进屋并和红军连长开玩笑说活捉了蒋介石,因而产生误会,致使红军列宁室主任发现床下有人并指出时,都不能使红军连长相信,由此让白军连长得以逃跑。而这时红军指导员来传达团部一项任务,即派一个侦探到白军卧底,红军指导员推荐红军列宁室主任,但是红军连长认为他有流氓习气而不同意。红军列宁室主任再度进来,指出伪装成为文书上士的白军连长具有白军嫌疑,红军连长不认同,但是红军指导员同意这个观点。红军列宁室主任按照红军连长的命令去找白军连长,待将其带来,红军连长和红军列宁室主任将其审问考察,红军连长仍执迷不悟。红军指导员最终确定让红军列宁室主任去当白军。


第三幕是《白军课堂》。红军列宁室主任伪装成为白军三班班长,带领白军士兵与敌周旋,在白军课堂上,与白军党部秘书长和白军旅长舌战,此段情节充满了戏谑,如苏联和苏维埃是亲兄弟等梗。红军列宁室主任成功地策反了白军战士,使他们能够嘲笑白军党部秘书长和旅长,嘲笑蒋介石,而深信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第四幕是《贫农家庭》。白军甲想抢茶馆老板娘的鸡,被红军列宁室主任阻止,因为误会,老板娘以为白军甲当过红军,而白军甲负气说出:“你敢告老子吗,我明天就当红军,你把老子怎样?”老板娘居然因此把鸡拿出送给白军甲,从此态度可见人心向背。老板娘又拿出茶水花生招待众人,说如果他们当红军则马上可以带他们去,但是红军列宁室主任则说,不能这样简单地去,要暴动,要将一旅的人都拉过来!红军列宁室主任写了一封信让老板娘给红军送去。全剧由此而终。


这部油印保留下来的剧本弥足珍贵,而剧情更是力透纸背,这部剧本足矣代表了当年中央苏区话剧的最高水平,它化怒骂、控诉与批判在嬉笑之间,看似荒诞不经,其实笑中有泪,笑中有恨,从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在当年它曾经成功地鼓舞了红军战士的士气,增强了他们的感情,提高了他们的觉悟。它虽然不是一味地搞笑,但又确实很搞笑,它不仅体现了胡底高超的编剧技巧,也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文艺功能。虽然我们已经无缘再见苏区演员的表演,但是有此剧本在,就可以有将其重新搬上舞台的条件,通过剧本可以管窥,当时的舞台效果会是多么的轰动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