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万国桥

    万国桥又称法国桥或法俄桥,于1927年建成,为一座全钢结构双叶立转开启式桥梁。1946年国民政府将此桥改名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该桥被人民政府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详情】

  • 原百福大楼

    百福大楼建成于1927年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1-5号)北入口的路东侧,由比商义品地产公司法籍工程师门德尔松设计并建造。这是一座专用于出租的综合性商业楼,现在已成为津湾广场的一部分。【详情】

  • 原裕中饭店

    裕中饭店于1922年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与七月十四日路(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遂以此命名,今长春道)交口建成并开业,成为当时大法国路上第一家高级酒店。时至今日它仍作为酒店迎接着八方来客。【详情】

  • 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天津分行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于1934年3月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与葛公使路(今滨江道)交口兴建,翌年10月落成。该建筑造型庄重挺拔,强调竖向构图,主体六层,局部八层,时为大法国路上最高建筑。【详情】

  • 原法国俱乐部

    法国俱乐部于1903年创建,原址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与葛公使路(今滨江道)交口(即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大楼),原称“法国总会”或“法国球房”,1911年易址对角处(今解放北路29号)。1932年,由法租界公议局在该址重建,为法国侨民聚会娱乐中心。现为天津金融博物馆。【详情】

  • 原美丰洋行

    美丰洋行大楼于1926年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22-26号)落成。建筑首层设计为骑楼,二、三楼顶部出牛腿支撑,装有精美的花饰;三楼设置阳台,围有宝瓶、铁艺等装饰栏杆,呈折中主义建筑特征。“骑楼”起源于东南亚,因当地气候环境多雨且日晒,此种建筑形式,既可躲风避雨,又能遮阳防晒。而在天津“骑楼”建筑,现仅存“美丰洋行”这一处。【详情】

  • href="../../../../wszt/ztzt/sylzkjz/dagz39/9856268/index.html" target="_blank">

    原北洋保商银行

    北洋保商银行大楼于1910年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52号)落成。该楼为二层砖木结构,顶层建有缓坡式屋顶,整体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转角处有山花处理的细节。【详情】

  • 原东方汇理银行天津分行

    东方汇理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于1912年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与水师营路(今赤峰道)交口落成,由比商义品地产公司按东方汇理银行法国巴黎总行设计图纸,为西方折中主义的建筑特色。现在见到的是1976年地震中损毁,2008年恢复原貌的大楼,屋顶转角处帕拉第奥式的四坡顶亭子,是整个建筑的精华所在。该楼现由西洋美术馆等单位使用。【详情】

  • 原大清邮政津局

    大清邮政津局大楼于1878年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上(今解放北路111号)建造,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官办邮政业务用房,是中国近代邮政标志性的建筑。该建筑平面呈L形,为典型的仿罗马式建筑,堪称天津早期西洋建筑中的精品。现为天津邮政博物馆。【详情】

  • 原中法工商银行天津分行

    中法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大楼建于1933年,坐落在原法租界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74号),由法商永和工程司设计建造,建筑风格为罗马古典复兴式。该建筑气势恢宏,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遥相呼应。1949年天津解放后,该楼一度由市总工会使用。【详情】

  • 原横滨正金银行天津分行

    横滨正金银行天津分行座落于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路北,现存建筑建成于1926年。该建筑采用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八根科林斯巨柱横向排开,突显了柱廊进深感;金色雕花大门与外墙金色横向装饰更使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华丽,彰显着银行的巨大财力与可靠的信誉,在诸多银行建筑中分外抢眼。现由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使用。【详情】

  • 原汇丰银行天津分行

    汇丰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于1925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与领事道(今大同道)建造,该建筑是希腊古典复兴式风格,东南两侧十二根爱奥尼克巨柱,顶天立地;大厅为罕见双层玻璃顶棚构造,天顶四周按东西、南北对称环绕着44只雄狮头面,傲视四周。现由中国银行天津和平支行使用。【详情】

  • 原中央银行天津分行

    中央银行天津分行所在大楼,1925年由中华汇业银行出资,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117号、119号)建楼,由中国建筑师沈理源设计。该栋建筑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建筑立面为古典复兴式,室内装修极为讲究,全部为高级硬木雕饰。1936年,中央银行天津分行购得该楼后迁此办公。现由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使用。【详情】

  • 原中南银行天津分行

    中南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于1924年在原英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88号)建造。该建筑原为二层钢混结构楼房,1938年由华信工程司建筑师沈理源设计加建,以半地下室作为台基,一、二层为柱身,半圆的柱子已简化,没有柱头,转角处的柱础成小八角板,柱墩亦呈小八角形。现由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分行和平支行使用。【详情】

  • 原仁记洋行天津分行

    仁记洋行于1861年在天津设分行。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在得到庚子赔款赔偿后,该行即在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45号建造。如今保留下来的原办公建筑还有三幢,分别是解放北路125号、129号和131号,皆为英商景明工程司设计。129号、131号两栋建筑贴建在一起,因层高不同而产生了叠落的效果。【详情】

  • 原花旗银行天津分行

    花旗银行天津分行大楼1916年开业,行址初在英租界中街的通济洋行旧址。后选址重建,于1921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90号)落成,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建造。该建筑是西洋古典复兴风格,立面四根爱奥尼克巨柱支撑着三层钢筋混凝土大楼门面,气宇非凡。现由中国农业银行天津解放路支行使用。【详情】

  • 原四行储蓄会天津分会

    四行储蓄会天津分会大楼于1923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落成。该建筑平面布局呈三角形,首层立面有一个拱券门和两个拱券窗,二层分立四根爱奥尼克立柱。现由中国工商银行天津解放北路支行使用。【详情】

  • 原新泰兴洋行

    新泰兴大楼于1937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100号)由英商景明工程司设计建造完成,建成后大部分建筑租给美商大通银行使用。该建筑运用古典建筑的装饰手法,形体简洁大方,是一座具有古典复兴特征的建筑物。【详情】

  • 原麦加利银行天津分行

    麦加利银行天津分行设立于1895年,1924年该行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153号)选址,延请英商景明工程司赫明和伯克利设计,并于1926年建成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建筑主入口由爱奥尼克式巨柱形成开敞柱廊,气势宏伟庄严,建筑整体感很强,为典型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详情】

  • 原华比银行天津分行

    华比银行天津分行大楼于1921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102-104号),由比商义品公司设计并监理建造。该建筑为混合结构三层楼房,大楼外檐立面以石材装饰,设计简明明快,体现新古典主义特征。室内功能设计得当,装饰考究。该建筑现基本保持原貌,木地板、木楼梯等设施保存完好。【详情】

  • 原怡和洋行天津分行

    天津怡和洋行大楼于1921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与怡和道(今大连道)交口落成。该建筑为二层混合结构,楼房呈对称布局,主入口位于街道转角,建筑整体稳重,装饰大气典雅。【详情】

  • 原金城银行

    金城银行大楼原建筑曾属德商德华银行所有,建于1907-1908年,1920年金城银行从在华德国敌产保管会购买上述财产,并于1937年聘请中国建筑师沈理源设计改造。该建筑正面以八根爱奥尼克柱形成柱廊,二楼呈外挂式弧形阳台,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详情】

  • 原太古洋行天津分行

    1881年,太古洋行在天津设立分行,选址原英租界河坝道(今台儿庄路)聚立洋行旧址办公,后于1886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与巴克斯道(今保定道)交口处建造新楼。现存的这组楼房建于1895年,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瓦垄铁顶,青砖墙身,是一所造型古老的楼房。建筑现基本保持原貌。【详情】

  • 原利华大楼

    利华大楼建于1936-1938年,坐落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由法国籍犹太人李亚溥投资兴建,法商永和工程司建筑师穆乐设计并监造。“利华”实为李亚溥外文名字的音译。利华大楼为一幢办公兼高级公寓式大楼,从建成到20世纪70年代一直是解放北路上最高的建筑。1954年后,该楼先后归河北省委和天津市革委会使用,1972年8月改成海河饭店,后更名为“利华饭店”。现由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使用。【详情】

  • 原天津印字馆

    天津印字馆于1886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由英商永固工程司建筑工程师库克和安德森设计建造。该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正立面饰以上升感极强的白色垂直装饰条纹。山墙临街,大坡屋顶,铁瓦屋面,是英国民居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实例。【详情】

  • 原维多利亚花园

    维多利亚花园于1887年兴建,坐落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又称“英国花园”,是近代天津历史上第一座由外国人修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园,同时也是近代天津第一座带有殖民色彩与西方情调的花园。1949年天津解放后,人民政府将维多利亚花园更名为“解放北园”,简称“北园”,老天津人俗称为“市委公园”或“市府花园”。【详情】

  • 利顺德饭店

    1863年,英国传教士殷森德以较低价格承租了英租界29号地基的土地,并在土地最南端建立了一处简易的西式平房,作为货栈、洋行、旅馆和饭店之用,专门招待外侨。这就是利顺德饭店的雏形,人称“泥屋”“老屋”。这座具有印度风情的英式平房,成为中国最早的涉外饭店。【详情】

  • 原英国俱乐部

    英国俱乐部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初,现存建筑重建于1904年,坐落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与咪哆士道(今泰安道)交汇处,与利顺德饭店隔路相望,斜对着维多利亚花园及戈登堂。俱乐部由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德璀琳发起,英租界侨民以及洋行等头面人物集资修建。1949年天津解放后,英国俱乐部归天津人民政府做公务用房,现为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用房。【详情】

  • 原泰莱饭店

    泰莱饭店于1928年在原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今解放北路),由英籍印度人泰莱悌与英国商人莱德劳共同出资创办,并以主要出资人泰莱悌的名字命名。该建筑由比商义品公司设计,平面为L形,外檐局部加以欧洲古典简化装饰,是一座在细节上融入西洋古典主义装饰细节的现代化风格建筑。现仍作为酒店使用。【详情】